29日下午,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常務副理事長石僧蘭等在展會新聞中心接受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二十余家媒體的聯合采訪,分別就展會的發展理念、未來趨勢以及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展會的創新和結構調整等問題給出了答案。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接受記者采訪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對五金產業的升級轉型進行了深入的闡述,他指出早在2005年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就已提出了五金行業的轉型升級這個問題,最早的提法就是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經過幾年的發展,五金行業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同時對轉型升級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更加明確和細化工作。2010年初,協會會議上進一步明確了未來五金行業的發展之路,就是要走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的道路。標準化是企業開始意識并且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高質量更是如此,2010年被稱為質量年,由此看來高質量已成為五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高效率在制約著五金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在當前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增加的情況下,高效率猶如雪中送炭,能幫助企業度過難關。提高勞動效率的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斷提高生產的效率,通過技術改造,加強管理,提高勞動力的素質來提高生產效率。中國五金制品協會也在助推五金行業的轉型升級。中國國際五金展就是除了搭建市場導向型和技術導向型的貿易平臺,通過展會展示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設計等創新的成果,推動行業的發展。2010年新產品的展示、創新設計大賽都是新的亮點,并且取到了很好的成果。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石僧蘭傾聽記者的提問
世界在快速的發生變化,五金行業也是如此,沒有正確的方向,五金行業的大船將偏離航向,作為主導地位的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猶如舵手,掌控著五金行業的發展方向。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石僧蘭說,協會是連接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主要是通過搭建平臺來展示五金制品行業,展會的定位就是市場導向型、技術導向型。通過平臺的搭建為參展商、采購商提供一個交友、交流、交易的場所。中國五金制品協會被譽為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通過現代化、信息化的手段,為參展商、經銷商和專業觀眾提供更便捷、舒適、高效以及低碳環保的環境和服務。如何發揮紐帶的作用呢?政府給與了協會的職能,通過制定高端的標準,提升五金產品的質量,知識產權的保護等為企業保駕護航,同時為政府提供很好的建議。在貿易摩擦中協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協會受商務部的領導,并且參與到行業事件中。比如第一次打火機的官司打贏就是五金行業的事情。從宏觀上講,深入規劃行業發展的思路,發展的目標都是協會在制定。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國國際五金展在保持量的穩定的前提下,更加重視內涵的提升,持續在管理、服務等方面入手,將來的發展方向是,走進一步集約化、品牌化和自主創新的道路,為中國國際五金展會的未來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