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備受關注的2010中國國際五金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除了五金展外,2010中國國際櫥柜、廚房衛浴產品與技術博覽會(CIKB2010)同時舉行。本次展會重在扶持創新產品,力推“低碳環保”理念;促產業上下游對接。展會期間,主辦方特別舉行了媒體的新聞發布會,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先生和副理事長石僧蘭女士現場回答了記者的問題。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先生和副理事長石僧蘭女士
【記者】:我想請問領導經過五年的發展,我們行業在轉型升級方面有了哪些顯著的成就和變化,再一個在轉變發展方式和支柱產業提升方面又有什么變化?
【張東立】: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其實它已經不完全是展會的問題了,但是展會在這方面肯定是起到了引領作用。關于五金行業的轉型升級,我們在2005年就提出來了,當時我們的提法是五金行業要從量的擴張向提升轉變。經過這幾年做工作,行業在這方面應該說已經有了明顯的效果,我們對轉型、提升、轉變發展模式也是在不斷的深化認識,所以我們在提法上也越來越具體化。今年年初我們在開工作會議的時候就進一步落實,我們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也好,還是實現量能擴張向提升轉變也好,給它具體化,我們又提出來,五金行業要走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的發展方法。這就是我們原來比較泛泛的提法讓它具體化,而且這個提法應該說得到了行業的認可和接受。這個跟很多具體工作的結合點就已經找到了,比如說標準化,質量的問題、高效率的問題,都能夠具體制定。標準化就不用說了,我們對標準化的制定越來越多。質量方面我們今年就定為五金行業質量年,圍繞著提升質量,全行業,包括我們企業都在這方面做工作。高效率,我們就是引導企業要通過運用先進的技術、先進的設備,保證技術可靠,來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因為現在企業普遍已經感到了,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升,勞動力成本也在大幅度上升,五金行業怎么能夠消化這些成本來提高我們的附加值,唯一的出路就是要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通過技術改造,通過加強管理,通過提高勞動力厚度或者是員工厚度來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這樣來使我們現在不斷增長的材料、能源、勞動力包括環境保護這方面的成本,給它消化掉,而不是采取一味的在質量上,在原材料,或者說是在偷工減料上降低成本,這個東西是不可行的做法,也是錯誤的做法,應該說我們在這方面得到了全行業的支持。包括展覽會,也是在體現我們的這些理念和我們的要求,今年的展會大家應該能夠看到,因為我們的展會都是技術導向、產品導向,除了給大家搭建貿易平臺,最終我們通過展會來展示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計等等,來展示行業技術創新的成果,推動行業的進步。今年比如說我們的新產品展示,還有工業設計大賽,這些方面應該說都是新的亮點,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也受到了參展商包括采購商的歡迎。昨天我們陪著領導看展館的時候,在新產品展區里,包括工業設計成果展區,也有很多,而且他們見到了都說這是新的亮點,不僅對參展企業和參展觀眾有啟發,而且對整個行業起到了引領作用。總之,在這些方面我們是在實實在在地做推進工作。
【記者】:我想問的是,中國五金協會在五金行業未來的發展中將會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石僧蘭】:我們是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怎么樣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呢?我們是在做橋梁,搭建平臺,今天你們看到這個展會,這是我們的平臺之一,通過這個展會來展示我們的精品,我們展會的定位是市場導向型和技術導向型。我們要通過我們的政策方針,通過我們的平臺搭建,使我們的參展商和采購商擁有一個交流交誼的場所,這次展會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了。而且這個展會是我們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行業發展方向是什么展會上看得到,新技術是什么展會上看得到,這里都是新聞媒體,我們講信息對稱,信息不對稱就麻煩了,要信息對稱到我們展會上來,抓回信息、抓回新聞,五金行業的新聞在展會上可以看到。紐帶、橋梁,我們還有政府賦予我們的職能,通過標準的制定,通過制定高端的標準,使我們產品質量提升。我們還有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大家知道,我們不能侵權,不能侵別人的權,也不能讓別人侵我們的權。另外一個行業發展目標都是我們在指定制定。這就是我們協會在行業發展當中扮演的我們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張東立】:我補充一點,五金協會在中國五金行業的服務和管理方面,始終扮演的是一個主導地位和作用,這是政府賦予我們的職能,也是行業的要求,我們協會會努力把我們的引導和服務工作做好。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先生
【記者】:現在網絡現在是大勢所趨,很多的企業都在走網絡營銷這一塊,相對于五金企業跟國外的品牌企業都有很多的缺陷在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傳統的管理模式可以說局限了我們國內的五金企業發展,現在既然信息化管理已經被提上了日程,請各位給國內五金企業在信息化管理這一塊提供一些比較可行性的建議,可供大家參考。
【張東立】:關于五金信息化這一塊,我們在搭建展會平臺的同時,實際上大家可能也會關注到,在座的也有阿里巴巴等網站,我們也在鼓勵企業在這方面加強企業建設,以及加強在社會上的一些五金交易平臺,開拓途徑。我們協會本身也有一個網站,也給我們的會員單位,給我們的五金企業,提供這方面的貿易機會。
【記者】:我是新浪樂居的記者。這次展會上我注意到有兩個大賽,都是關于設計的,原創設計是這次展會的一個亮點,請問一下領導,怎么看原創設計這一塊。
【石僧蘭】:我是九牧杯龍頭設計大賽的評委會主任。張理事長剛才講了,提升行業,今年叫質量提升年,怎么提升?我們提升要找到落后點,找到落后點才能提升,我們認為目前我們國家五金制品行業雖然是一個非常大的生產大國,但不是強國,我們富強在什么地方?一個是我們的工業設計比較落后,一個是我們的品牌建設比較落后,另外一個我們國內市場的銷售渠道比較落后,但是圍繞這三個方面我們先從工業設計入手,因為品牌和銷售渠道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應該要生產企業爭取努力。先進的設計理念我們推動起來更快一點,我們先易后難,先把最容易做的做起來,工業設計方面我們的設計落后,要推動這個工業設計我們就要搞活動,通過設計大獎賽推動這個行業的工業設計。水龍頭大家知道,在我們五金行業制品里面它跨兩個行業,廚房和衛生間,廚房一個水龍頭,衛生間一個水龍頭,廚衛產品又是我們五金制品行業這幾年新的增長點,因為是和我們住宅產業連在一起的,老百姓住房條件改善了,我們的廚衛行業也就發展了,廚衛行業致命的最核心的水龍頭。為什么要選擇工業設計,工業設計為什么又選擇了水龍頭。水龍頭大獎賽我們采取的辦法是理論設計和實踐設計相結合,理論設計方面我們有一個曾經帶領行業做水龍頭公司的老總,他退下來以后,他對水龍頭了解非常多,一輩子做水龍頭的,讓他到大學講工業設計課去,讓他們知道什么叫水龍頭,水龍頭是干什么的,我們目前水龍頭重點要求在什么地方,要外觀漂亮,內在質量要保證,材質要好,不能產生二次污染,還要符合現在的綠色環保低碳。總的思路說出來以后,因為學生的思維意識有,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到實踐。陳總一共到七個學校去上課,給應屆畢業生上水龍頭設計課。另外我們的重點企業搞設計的人員也得推動工業設計。經過我們四個月的工作,一共報上來500多件設計作品,這里邊我們有經過了剛才我講的符合我們的條件,第一外觀要漂亮,我們不是沒有水龍頭,我們有水龍頭,我們怎么樣提升我們的水龍頭,這里面包括提升質量、提升我們的設計、提升我們的藝術,就是說大家看到之后有一種藝術的享受。篩選出280多件,又經過篩選,篩選出70項,我們組織了九個專家對這70項產品進行評選,評選出來以后最后選出15個優秀作品,一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凡是入圍的產品我們都是1000元錢獎勵。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1000元錢對于一個上學的學生來說,他一個月的生活費有了。錢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入圍以后的成就感,包括在座的新聞媒體,你的文章可以用了,是不是成就感很強,所以說激發了積極性。對于我們生產企業,包括參展商,包括新產品區,都是獲獎產品的樣本,那里大家可以看看,這是我們今天展出的亮點,也是人氣最旺的地方。現在有人提出要買我們的作品,這次我們是招募贊助,以后我們會招標,誰來買這個產品誰出錢,這樣每一個學生也好,包括設計人員也好,他獲得的獎金會更高,會更加激發他設計的積極性,參與到這里。我們要通過水龍頭這樣一個產品把整個五金制品工業設計提升。
【記者】:我是現代鎖業網記者,鎖具產品是五金行業重要的一個領域,每年都有不少鎖具廠家參展,今年也提出來比較重視鎖具專題,有專門的展區。作為明年2011年的鎖具專題展在鎖具方面有什么新的措施。據我這邊的了解,有一些企業不是太滿意,反應參展的位置太靠后,明年我們有什么樣的措施來提高?
【張東立】:首先,明年鎖具專題展,原來我們叫展區,現在叫鎖具安防展,是一個獨立的名字。明年這個范圍要擴大,而且擴大的規劃我們已經劃出來了,應該是擴大30%的規模,這是第一個要說明的。第二個,對于鎖具展區放的位置比較靠后這個問題,這個客觀存在,但是作為國際專業展來說,產品分類分區是一個通行慣例,這便于買家可以比較高效率更集中地看到他感興趣的產品,如果同樣的產品放在同樣的區域,鎖具安防產品就放在那個區域來說,可能相對工具或者相對廚衛來說它的位置稍微靠后一點,但是如果在專區里,專業展就在那個位置,實際上他在相對位置上,在鎖具產品內部來說相對位置是沒有問題的,所以這一點我們要引導我們的企業,跟其他門類有點差距,但是在鎖具安防產品內部是沒有區別的,大家的起跑線是相同的。
【石僧蘭】:專業展達到一定規模以后不在乎什么位置,關鍵是門口的索引圖標得清不清。比如說我是經銷鎖的,我就看鎖具館,我不管它在什么位置我都要去,所以我們在這方面也是需要加強我們展會管理的一個方面。我們要把我們的索引圖,包括我們今天用的門口的導引非常高級,進去以后刷卡,刷卡之后是個女孩子,刷完以后十分鐘是個男的,他刷完以后相片都出來了,后來就問他十分鐘以前是個女孩子,怎么十分鐘以后又成了男孩子了,不愿意花錢買這個牌,這個牌進去以后又回來,實際上是兩個人用了一個牌,這樣的話我們這次就可以識別到了。也是通過我們各種先進的手段,利用IT的先進手段,來完善我們的展會,來促進我們的展會。比如剛剛說的位置偏還是不偏,他在專業區,只要把我們的索引圖搞明白,專業觀眾來了以后知道他在什么位置可以直接找他。我不知道誰跟你反映這個問題,你可以跟這個人去解釋。我們也爭取做到我們的展會沒有邊緣、沒有死角。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副理事長石僧蘭女士
【張東立】:第三個要說的是,開鎖具安防展的目的就是要進行專門的項目策劃、專門的推廣,還有專門的觀眾組織,所以這個方面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在投入資源、人力、物力,包括媒體資源,就是在座各位的廣泛傳播,這樣在行業里的影響擴大,通過一個周期,在三年這個周期里應該可以形成比較穩定比較好的效果,專業推廣和專業買家組織的目的就是要在行業里面擴大影響,來把真正的買家請來。到目前為止,應該說你說的這些問題實際上還一定程度上存在,我們的規劃就是三年,今年是第一年,第三年的時候鎖具安防產品形成一個在國內最專業最明確的鎖具安防專業展。
【記者】:在金融危機剛剛爆發時候,很多企業都由外銷轉內銷,但是今天看到了有很多外商參觀。我想問一下,協會在產品出口和進口上的看法。
【張東立】:我們每天也有數據統計。因為剛剛你是從金融危機說起的,我們這個展會應該說在國內同類的五金展當中,它的國際化程度肯定是最高的,但是我們對展會的定位就是技術導向和市場導向,市場導向國內國際市場并重,兩條腿走路,我們從來也沒有講我們是出口導向,或者是內貿導向,沒有這樣,我們是內外貿并重。你剛剛講到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實際上就是08年和去年,可能出口受到了一些影響,包括外商來采購的可能感覺到人氣不是那么旺,但是現在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基本結束,全球經濟的復蘇,或者叫緩慢復蘇,當然中國應該是強勁復蘇,就講國際市場也在復蘇,特別是今年以來,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我們行業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到40%,按照總量,我們判斷今年我們的出口應該是可以基本恢復到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為什么國際市場總體上講說是在緩慢復蘇?但是出現的情況是,市場的剛性需求在慢慢復蘇,但是最大拉動是國際商家在大量吐庫存,金融危機的時候商家都在去庫存,就是基本把他原來的庫存都拋光了,因為他的預期很不好,他不知道這場危機什么時候結束,那肯定企業就不敢占壓他的資金,他要保證他的現金流,不讓資金鏈斷裂,所以基本上可以說各行各業都是一樣,就是金融危機當中的一個情況,去庫存。金融危機的復蘇雖然不強勁,但是時間上比人們預期的要好,所以這些商家們今年拼命吐庫存,所以出現了今年上半年的出口井噴。其實整個我們中國的產品應該是,平均增長30%以上,應該算是井噴了,這是一個概念。但是我們經過分析也認為這么高的增長不會是持續的,特別是到下半年以后,實際上也問了很多企業,增速慢慢減下來,但這是正常的,從吐庫存變成完全要靠市場正常的需求來支撐。但是我們預計今年跟去年全年相比,我們的出口額還是會在20%以上,所以剛才我說我們的總量最后會基本恢復到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
買家對中國的需求,今年跟企業的交流當中,企業普遍反映,一個是由于吐庫存的需要,訂單量都很大,所以企業都是滿負荷運轉,這是一個情況。第二個,他們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質量檔次特別是有專利技術的產品要求越來越高,這個是和金融危機之前的情況不一樣。現在出口,國際有市場,但并不是說做什么樣都可以出去,就是說人家越來越挑剔,這是好事,可以促進我們進一步提高質量,提高科技含量,這對我們有正面的意義。

記者會現場
【記者】:您怎么看可持續發展?
【張東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第一靠自主創新,第二進一步重視和提高質量,第三重視自主品牌的培育。從我們過去比較粗放的發展方式,轉向逐步的依靠科學技術、依靠提高勞動者素質向集約化發展方向轉變。也就是剛才我們講的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基本上就是你說的這個,做到這一點就能可持續發展。
【記者】:我想問一下張理事長,我注意到這次很多展臺都是打出一個品牌的整體形象。請您對集群品牌作一個評價,有沒有國內外在集群品牌方面成功的經驗?
【張東立】:集群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各行各業出現的這么一種模式,應該說在現階段這個模式應該是中國所獨有的,當然我們也了解過發達國家他們在工業化的過程當中都有過集群化的模式,只不過到后工業社會,經過上百年不斷的優勝劣汰,最后少數大企業基本上把市場給分割了。我們中國這個階段是在工業化的過程當中,集群化這個特征非常明顯,這也是現階段我們參與國際競爭的一個優勢,產業集群的特點不是簡單的在一個地方企業多,最主要是產業鏈比較齊全、比較完善,它可以實現比較好的配套,或者說它在一個相對短的半徑之內,它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基本都能采購到,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它的成本,這也是我們目前的優勢。在這一點上,我們五金協會是非常重視產業集群的培育和扶持,所以我們在全國重要的產區已經正式命名和授牌了三十六七家,有的叫某某產業之都,有的叫產業基地,有的叫之鄉。但是我們和這些產業集群所在地的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我們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我們就是不能夠僅僅追求這個區域企業數量多,這個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產業集群也要提升,這個提升是要提升整個產業鏈,要優化它的結構、提升它的水平、注重它的內涵,這個產業集群不僅是成為這個行業在全國企業數量最多的一個生產基地,它還要成為這個行業能夠起到引領作用的研發設計中心、信息中心、人才培育中心,我們提出了一些內容,當然最好也能夠成為物流中心集散地,實現整個產業產業化,這樣才能夠保證它的水平不斷提高,不斷的轉型升級,提高它的整體競爭力。在產業集群所在地,我們還希望能夠培養起在全行業具有實力和知名品牌的龍頭企業。所以產業集群沒有完善的產業鏈,沒有龍頭企業來引領,很難持續,我們希望它既完善產業鏈提升水平,又能夠培育具有影響力知名度的知名品牌、自主品牌和龍頭企業。基本上是這樣的思路。
下午的見面會到此結束,大家此后隨時有問題可以上我們的官方網站,或者和我們電話聯系。感謝大家對我們行業和我們展會的關注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