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大中國,不但地大物博,而且還錢多、人多、房子也多。對門鎖的需求也極為旺盛,雖然機械鎖承擔了幾千年的守護家園的職責,但由于自身先天結構缺陷(依賴物理鑰匙、鎖芯外露)已經不能完全勝任新時期的安保需求。
中國目前正處在智能鎖普及的藍海時期,隨著民眾對安全又方便的智能鎖具逐步接納,同時因為入戶智能門鎖被視作智能家居的入口,所以各大行業巨頭蜂擁而至,意圖分享千億龐大市場。
正常的智能鎖都會有兩顆心臟,一顆是主控開鎖的伺服傳動機構,另一顆則是應急開鎖的輔助機構。
今天來聊聊智能鎖的主控開鎖伺服傳動機構(俗稱離合器),由于離合器安裝的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外置離合器、中置離合器、內置離合器三種離合器方案(此處暫不討論電控鎖芯)。
1、外置離合器也是目前各廠家采用最多的離合器方案,其來源于早期的日韓智能鎖方案。即裝配在智能鎖門外護板內的離合執行機構,一般是通過電控裝置控制離合銷釘的位置移動,完成離或合,形成把手空轉或者帶動鎖體開鎖。
由于國內的防盜門(工程門)大多均為雙層鐵皮門體結構(見文首視頻),如在外護板和門板貼合部位間撬出足夠大的形變縫隙,用鋼尺插片工具卡住傳動方鋼就可以輕松完成盜開。
2、中置離合器又稱鎖體內離合,在機械鎖體內植入電控輔助結構和裝置,形成離合工作狀態,屬于后期改進了的優化方案,(成本較高,規格不全,結構復雜)據行內人士透露,大多都可用加長套管工具套住把手,進行大扭力,大扭矩的旋轉直接破壞鎖體內的受結構尺寸所限制的較薄弱的離合結構,達到盜開的目的。
3、內置離合器即安裝在門內護板內的離合裝置,由于有外護板和門體的雙重保護,貌似更加安全可靠,已經有一些創新的廠家開始進行商用或者正試圖嘗試研發。

內置離合預應力自毀裝置遭破壞后的照片
由于雙活雙快的快開鎖體特性,離合裝置既要有能滿足日常正常開鎖離合的需求,更要有抗大扭力和大扭矩破壞的基礎防范能力,某智能鎖企業發明的內置離合預應力自毀裝置很好的解決了這個行業難題。
開篇就敘述了智能鎖一般都有兩顆心臟,既然都是關鍵部位那么安全意義就都非同尋常,所以鎖芯隱形保護是應急鎖的護心鏡,而內置離合預應力自毀裝置又是內置離合器的第三層盔甲。
有效解決結構安全短板才能制造出安全又方便的智能入戶門鎖,后智能鎖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實質是支撐各種智能控制方案的智能硬件安全之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