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資本紛紛押注智能鎖市場,2015年美國智能門鎖制造商UniKey獲千萬美元A輪融資,August獲得3800萬美元B輪融資;我國較早專注于互聯網智能鎖的科技公司鈦能獲得千萬A輪融資。
什么樣的鎖才能稱之為“智能鎖”?鈦能許總工程師這樣解釋道:智能鎖最直觀的特點是“去鑰匙化”,一類是以人體的虹膜、刷臉、觸控等生物識別方式開門,另外一種是現在常用的遙控、手機App進行管理即可內置有藍牙、WiFi的互聯網智能鎖。互聯網智能鎖不僅化解了丟失鑰匙的苦惱,還具有遠程化管理、狀態實時查詢、暴力開門撬鎖示警、自帶鋰電池可充電等功能優勢,使得互聯網智能鎖成為最野心勃勃的“入口級”智能家居產品。
一、腦洞大開,一把智能鎖會給居住生活帶來多少驚喜
想當年,雷軍在2010年創辦小米時,很多人評議他怎么敢去做手機,雷軍說他做的不是手機而是“互聯網手機”。這樁公案放在智能鎖行業同樣耐人尋味。
市面上一些高端的機械鎖,槽孔精密、開門順暢,讓人不得不贊嘆門鎖工業化之成熟。智能鎖誕生為這一古老的行業注入了新興血液,多數派認為智能鎖只是傳統鎖的功能升級,就像彩電取代黑白電視那樣,還是同樣的渠道和人在玩。少數派認為智能鎖借勢移動互聯網深刻改變人們家居生活的場景,作為開門的“鎖”只是底層硬件、物理載體,而長遠看來本質卻是互聯網,一旦互聯網智能鎖走進千家萬戶形成規模效應,入戶家庭成為黏性極高的重度用戶,將呈現嶄新的商業模式。
鈦能智能鎖品牌創始人、CEO張總曾在接受采訪時認為“互聯網智能鎖”在產品邏輯上、戰略意義上都是互聯網的“連接屬性”優于鎖的“物理屬性”,并可以歸結為三個不同階段:
1.0版互聯網智能鎖在門鎖閉合器的基礎上連接家人或居住者,用戶在手機App端可以隨時查詢家人在家與否,能夠為親友、保姆、租客等遠程開啟,并在App上查閱開關門、反鎖等實時情況及歷史記錄。
2.0版互聯網智能鎖開始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依據居住者出入的大數據,發出相應的指令,比如老人在家超12小時未出門,自動給兒女手機App發送警報,定時溫馨提示是否出門散步等,智能鎖與智能算法結合之后變得更“聰明”,更通人性。
3.0版互聯網智能鎖階段,隨著安裝基數達到臨界點后形成網絡效益,互聯網智能鎖App可以成為家庭甚至家族間的溝通工具;“智能鎖+APP”會成為其他智能家居產品的觸控中心,對接越來越多社區O2O及到家服務,比如早上上班時餓了嗎的早餐自動送到手上,逐漸形成開放的家庭生活服務的生態圈。
二、智能鎖家用市場有著極為誘人的機會:
1.中國有14億人口,近4億多家庭,智能鎖市場規模全球最大;
2.在日韓及一些歐美國家智能鎖市場份額占據70%以上,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放棄機械鎖,而嘗鮮智能鎖;
3.本土門鎖帶有“天地鉤”,很多洋品牌的規格與國內防盜門無法匹配,這倒成為國內品牌爆發一大優勢。
當然,人們使用鑰匙的習慣根深蒂固,機械鎖還有漫長的服役時間,面對海量、分散的C端家庭用戶,市場教育和推廣難度較大,這使得互聯網智能鎖初創企業初期把目標瞄準批量采購量更多、亟需門鎖智能化管理的B端市場。
正好趕上“分享經濟”在短租(民宿)領域爆發,無論是國外的Airbnb,還是國內的小豬短租、螞蟻短租、途家等都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陌生人住進房東家時鑰匙怎么給,退房之后房東要不要換鎖芯?而安裝了智能鎖的房東則沒有這樣的顧慮,房東可以隨時為租客開啟使用權限,一旦退房之后即可刪除其入戶權限,便于核算房租,很快智能鎖就成為做互聯網短租房東的標配。
三、智能鎖要想像手機成為“大眾消費品”,仍存在不小挑戰
據著名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403.40億元,同比增長41%,預計到2018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300億元,未來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8%左右。而我國互聯網滲透率為50%左右,已具備較好的智能家居發展條件,但智能家居滲透率還不足5%,潛力巨大。
目前智能鎖滿足了B端(企業用戶)經營剛需而站穩了腳跟,但是門鎖最大的市場仍然是在海量的、分散的C端(家庭用戶)那里。如果用“預裝市場”和“改裝市場”來分析則更為清晰。據了解,我國的住房庫存預計132億平方米,可供2億人居住,毛坯房、新公寓、新酒店等在裝修時直接安裝智能鎖是最為理想的,但是增量有限。事實上,在門鎖市場中98%使用的是傳統機械鎖,因而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用戶的改裝市場,才是互聯網智能鎖行業的決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