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區質監局近日對三家建材市場、兩家大型超市經銷的鎖具產品進行監督抽查,產品種類涉及執手門鎖、彈子插芯門鎖、不銹鋼車鎖、鋼管鎖等。經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檢測,抽查的14種產品中有11種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為:鑰匙不同牙花數未達標、互開率超標。
年年進行抽檢,為何鎖具的質量還是這么差?采訪中筆者了解到,江浙一帶有鎖具生產企業幾千家家,而監管部門每次能抽檢的鎖具最多不超過100批次。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產鎖具沒有準入門檻,再多幾個部門再增加抽檢頻度,最多也只能多查出幾百批次的問題鎖具。只專注于抽檢而不從源頭上設卡,相當于抱希望于企業自己良心發現,因為任何一種合格的產品,都只能是靠生產出來,而不是靠抽檢出來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鎖具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好的鎖具不僅是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還是門戶的點睛之筆。鎖具家族也隨之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功能,來滿足人們生活所需。現有鎖具依其使用功能大體分為四種,即戶門鎖、室內鎖、浴室鎖、通道鎖。可以說,鎖具已經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了。
鎖具企業準入門檻低
進入鎖具行業的門檻也非常的低,一般有10來萬元的資金,聯系幾家加工廠,再叫上幾個工作就可以進行街道了。而這樣小規模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只能屬中低檔。而造成鎖具致病的,絕大部分都因“原料帶入”,小企業沒有原材料檢驗部門,也沒有成品出廠檢驗設備,或是企業為節省成本故意不送檢。這些都造成了鎖具成品質量抽檢不合格的隱患。
早些年,中國五金商會曾組織第一次“中國十大鎖王”的評比,結果正是這次評比,引來了行業投資者的“跟班風”,在短短的8個月時間,竟然冒出了150多家新辦的小鎖廠。這些小企業的出現,給整個制鎖行業帶來了質量難以提高的隱患。為了生存這些小企業只能在低端市場能過價格戰來“搶飯吃”,為了爭市場,大企業也不斷被拖入價格戰的漩渦,嚴重影響了鎖具質量的建設。
“問題鎖具”遏制辦法
通過抽檢,明確了不合格品的不合格性質、程度及其損失,那么鎖具企業如何適宜的處置呢?鎖具企業今后又該如何遏制“問題鎖具”呢?
(1)對于采購的大量或整批一般料件。某個關鍵件或重要件,若是輕度不合格,仍可用于生產,則對其處置的措施是按ISO 9001:2000標準8.3b)中“經有關授權人員批準,適用時經顧客批準”的要求(以下簡稱“經批準”),予以讓步接收和使用。若是中度不合格或嚴重不合格,則子以拒收。
(2)對于加工的大量或整批一般件,若是輕度不合格,仍可用于生產,則對其處置的措施是“經批準”,予以讓步放行和使用(原樣超差使用)。若是中度不合格,或予以返工,使其成為合格產品;或進行返修,使其不合格程度減輕,再“經批準”,予以讓步放行和使用。若屬于嚴重不合格,返修不經濟,則對其處置的措施只能是報廢。
(3)對于加工的某個關鍵件或重要件,若是輕度不合格,仍可用于生產,則應經總工程師批準,適用時再經顧客批準,子以讓步放行和使用(原樣超差使用)。若是中度不合格,對其處置的措施可以是返工,使其成為合格產品;如不宜返工,則進行返修。返修后,應經總工程師批準,適用時再經顧客批準,予以讓步放行和使用。若屬于嚴重不合格,返修不經濟,則予以報廢。
(4)對于生產的成品,若是輕度不合格,對其處置的措施是返工,使其成為合格成品。
若是中度不合格,對其處置的措施是不經返修或經返修,再“經批準”,予以降級銷售和交付。若屬于嚴重不合格,對其處置的措施是返修,以減輕其不合格程度,再“經批準”,子以降級銷售和交付。
降級,是使不符合高等級要求的不合格品成為符合低等級要求的合格品的一種處置措施。降級是一種糾正。降級主要適用于流程性材料類的不合格品。
質監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鎖具時要認清產品的廠名廠址、商標、型號、執行標準代號,是否有專業質檢機構出具的檢驗合格報告,避免因購買偽劣產品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