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翼的浙江和位于珠三角的中國南大門的廣東,在經濟實力、民營經濟、出口貿易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在會展業發展方面,浙江在政府逐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時,利用發育完備的市場條件和特色產業優勢,會展業有了長足的發展,而廣東依托雄厚的制造業基礎、便利的國際市場渠道以及悠久的經商傳統,已經成為中國三個重要的區域展覽中心之一。目前浙江已經初步形成了以杭州—寧波為中軸,包括溫洲、義烏、紹興、余姚、臺州的會展經濟城市群。廣東形成廣州-東莞-深圳為中軸包括佛山、珠海、汕頭的珠三角會展經濟帶,以兩屆廣交會為切入點的兩個展會高峰期,以民營展覽企業為主力,包括設計搭建、展館服務、展品運輸、展會咨詢,以及其他延伸服務,例如廣告印刷、酒店餐飲、娛樂旅游為一體的“第三產業消費鏈”和相關產業簇群。
1.浙江、廣東會展業市場特點
浙江展覽業市場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建立以來,經過10多年的培育,其活動主體已有當時的數家發展到目前在冊的300多家,特別是近年來,在主要城市一些具有辦展雄厚實力的專業會展公司的加盟,給浙江展覽市場注入了活力。專業會員單位中,注冊資金在100萬元以上的有12家(其中300萬元以上的6家,專業展覽公司僅浙江遠大國際會展公司1家)、50萬元以下的121家。廣東在工商局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包含會展、展覽、展示、展銷的展覽公司已近萬家,主營會展業務的2000多家。其中,廣州市經營范圍內包含會展、展覽、展示、展銷的公司有1362家,主營展覽業務的353家,深圳經工商注冊具有展覽策劃、展覽設計、展覽搭建及展覽相關服務的公司有236家。廣東目前展覽公司一般規模較小,投資方向未形成多元化,更未形成規模經營。
從浙江主要會展城市杭州、寧波、義烏的展會情況看,規模化路子和以城市功能定位的色彩逐步增加。杭州展會展題主要集中在書畫藝術、教育科技和生活消費類。寧波展覽項目中,經貿性展會所占比率較高,以輕工產品、日用消費品為主。義烏則依托全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的優勢,以義烏為品牌的展會逐漸增多,像五金電器、針織服裝、玩具、綠色食品、家具、文體用品、工藝品、印刷包裝、美容美發器材化妝品等國內外大型專業展會紛紛落戶義烏。總體上看,目前杭州展覽的展題比較集中于休閑與生活消費類,寧波相對集中于外向型較強的展會,義烏則借助連續成功舉辦中國小商品博覽會的影響力,較好地實現了品牌延伸效應的擴張。廣東目前展覽會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東莞。廣州舉辦展覽主要有“國際建筑材料展”、“華南家具展”、“廣博會”、“美容美發展”、“國際汽車展”,展覽面積均在10萬平方米以上。深圳展會如高交會、國際家具展覽會、中國(深圳)國際服裝展、深圳國際禮品展、深圳住宅交易會、深圳國際珠寶展等。東莞舉辦的展覽展銷包括東莞電博會、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是東莞的三大展會。從展題內容看,展覽會集中的行業主要是廣東具實力的行業,這說明展覽業的發展與行業發展要求是吻合的。
浙江人文環境優越,教育優勢明顯,為發展會展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2002年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首先設立會展與廣告專業;浙江旅游職業學院開設了會展管理專業;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設立會展與廣告專業;浙江萬里學院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浙江樹人大學會展管理專業;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會議與展覽管理專業;浙江科技學院會展管理浙江商業技術職業學院開設的會展設計專業已被列入2005年招生計劃。其中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與澳門科技大學合作,浙江樹人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
廣東有廣州大學中法旅游學院在旅游管理專業下開設了會展與商務旅游(中法項目)及會展經營管理專業方向;中山大學在旅游與休閑專業開設了節事與會展管理方向;廣州二商學校在市場營銷專業開設了會展與營銷方向;廣東省商學院旅游學院。另外據了解,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華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都在計劃開設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其中廣州大學中法旅游學院是由廣州市政府與法國教育部共同簽署協議組建成立。
會展研究機構方面浙江在全國名列前茅,涌現出了像浙江亞太會展業發展研究所、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會展研究所、浙江萬里學院會展研究所、浙江科技學院中德合作貝克會展研究所、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東方會展研究所等一批科研實力雄厚的專業機構;廣東的會展研究機構不完備,目前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成立了會展產業研究所,有研究人員5人,副高以上3人。
浙江會展培訓市場主要立足本省,各研究機構在培訓項目上均發揮自身優勢,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如浙江亞太會展業發展研究所旨在為全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服務舉辦的研討培訓班,深受與會者歡迎,在業界產生一定的影響。廣東的會展培訓市場剛剛起步。廣州大學旅游學院開展了一些培訓項目,如對會展酒店東方賓館的系列化培訓、東盟博覽會的人員培訓;交大與僑鑫集團在廣州有“會展策劃與管理”的培訓;商務部培訓中心在深圳開展的“國際會展策劃與營銷高級研修班”;深圳市贛冠職業培訓中心開展的“會展職業上崗證書培訓輔導站”比較而言,目前的會展培訓仍只是短期的培訓,會展企業大量需要的職業化人才的系統培養基本上還是空白。
浙江為加快會展產業化步伐,一些主要會展城市已先后將建立行業協會列入了政府工作方案。目前已成立會議展覽業協會3個,即杭州市會展業協會、寧波市會展業協會和溫州市會展業協會。各地共有協會會員單位167家,其中杭州市47家、寧波市57家、溫州市63家;專業會員單位中,注冊資金在100萬元以上的有12家、50萬元以下的121家。另外,浙江省國際會展協會正在籌辦之中。會展業協會的成立,為浙江省區域城市構筑起了規范、有序的會展業市場,通過制訂統一的行業規范,定期召開會議,舉辦各種業務培訓班,出版專業性刊物,交流信息,推廣先進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經營方式,對展覽會的組織者進行資格評估,對展覽會重要數據予以公正審計等方式直接進行管理,并通過整合相應地提高組織區域性專業展覽會水平和檔次,促進會議展覽業的技術進步。
2001年9月,廣東會議展覽業協會正式成立。廣東會議展覽業協會是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貿促系統的各分會、支會及有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聯合發起,自愿結成的行業性、地方性、非營利性協會。佛山市會議展覽業協會于2004年8月正式成立。據了解廣州市會展行業協會、東莞市會議展覽業協會也已經進入籌備階段。深圳市會議展覽業協會成立于1989年,現有會員138家,由深圳展覽及會議業的主辦機構及各相關服務公司組成。目前協會成立了新聞中心,下設一報一刊一網站。兩年來,深圳市會議展覽業協會做了六個全國第一:2003年出臺了全國第一個會展業行規;2003年創建了全國會展協會的第一個網站;2003年實行了全國第一個展覽裝修招標;2004年出臺了全國第一個展裝企業、設計、施工資質評審標準;2004年成立全國第一個展覽服務聯盟;2004年研發出全國第一套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會展管理系統。
浙江會展業的發展特點:一是會展業發展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如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就是對其小商品市場的促進;二是會展產業遍地開花,主要城市涌現出了一批會展品牌。如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寧波國際日用消費品博覽會、杭州西湖博覽會、溫州輕工產品博覽會、紹興紡織品博覽會等、永康五金博覽會、諸暨襪業博覽會、嵊州中國領帶節、海寧皮革博覽會、臺州中國塑料交易會、中國日用商品交易會、中國汽車工業博覽會;三是政府引導作用明顯。浙江有一定影響的展覽會都是政府導向型展覽,如杭州西湖博覽會、寧波浙江貿易投資洽談會、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政府辦展影響大,對行業發展有一定作用,但不利于市場長期發展;四是民營展覽公司力量較小,未形成規模經營。另外會展利用外資力度不夠,國際知名的展覽公司結盟浙江較少;五是展館設施面積不夠,不能滿足浙江快速發展的會展需要;六是浙江會展人才培養、研究是在全國的前列,但沒有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廣東展覽業的發展特點:一是會展業發展速度快,會展總量大,涉及行業多。廣東會展業近十幾年出現了迅速發展的局面,呈現了跳躍式上升趨勢。二是涌現出了一批會展品牌。廣東省的會展業在發展中不斷擴大規模、提升檔次,創造出一批名牌展覽。除了“中國第一展”廣交會以外,深圳的高交會相繼成為國內會展業的著名品牌外。各地還成長出一批在行業與地區有較大影響的專業會展品牌,如美容美發展和國際家具博覽會、建材、照明等展會,以及服裝展、黃金珠寶首飾展、鐘表展、玩具禮品展,還有電腦資訊、汽車展等。三是政府主導型的展會是一大亮點。2004年,政府首次主辦的展覽會有: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中國國際音像博覽會、以及深圳的中國文化產業博覽會、廣州制造業裝備博覽會等。這些展覽會由于規格高、投入大、宣傳多,已經出現就格外引人注目。四是展覽公司一般規模較小,投資方向未形成多元化,更未形成規模經營。廣東會展民營主體發展快,從展覽中心機構到展覽組織者,民營與股份公司開始唱主角。五是展館設施明顯改善。室內展出總面積達到1200000平方米,位居全國各省市的第一。廣東地區的展覽館配套服務設施欠佳,并且已經存在展館建設過熱的問題。六是廣東會展人才培養方面與會展業發展速度與規模不相稱,廣東目前只有會展經營管理專業方向,還沒有像北京、上海有正式的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另外廣東會展培訓主要是短期職業培訓,職業化人才培養則基本上還是空白。
2.會展產業特色優勢資源
浙江省紡織、服裝、輕工、工藝、皮革制造產業發達,總體規模優勢明顯,市場占有率高,許多產品的產量居全國第一,并在世界商品生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溫州有眼鏡企業1000多家,產值45億元;嵊州年產領帶2.8億條,產量占世界五分之一;海寧年產皮革1600萬件,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諸暨大唐年產織襪60多億雙,產量占全國的65%以上,占世界產量的三分之一強,銷售額80億元;蕭山年產羽絨及制品2萬噸,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銷售額20億元;海寧馬橋經編產業用布占全國總產量的一半以上。2004年浙江有億元商品交易市場497個,位居全國第一;市場成交額為廣東的四倍,浙江仍是當之無愧的市場大省。浙江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結構也很全面,4A級景區列全國第一。這些特色產業優勢,是浙江可培育品牌展會的特有資源。
廣東有著強大產業依托,如遍布珠三角的加工業和制造業基礎。資料顯示,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珠江三角洲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主要是各類消費品的加工出口;近幾年來,珠三角地區又不斷提升和改進自身的產業結構,已逐漸晉升為高增值型的“世界工廠”。像東莞就有“國際制造名城”之稱,東莞借助其產業優勢,成功舉辦了電博會、家俱展、服裝展等,厚街也成為小鎮也成辦大展的楷模,形成會展業的”厚街”現象。這些遍布珠三角的強大產業依托,就是廣東會展經濟能夠得以快速發展的經濟基礎。
3.地理位置分析
浙江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翼,境域天然港灣眾多,形成了以寧波、溫州、舟山、乍浦和海門五大港為主的港口群,對開辟海外交通,開展海外交往,自然條件優越。浙江境內的錢塘江、甬江、甌江、浙東運河和京杭大運河等內河交通與陸上交通,不僅溝通了浙江腹地,而且連接了江南、華北廣大地區。長江三角洲因其城市大部分地處沿海,經濟國際化程度比較高,加之直接受上海會展經濟的有力輻射和帶動,對整個長三角地區會展發展具有一定的助跑作用。作為處于長三角洲黃金水道盡頭的區域,浙江借助上海會展經濟的強勁推動力,在迎接“世博”機遇的同時,有望催生一批中心會展城市。
廣東會展經濟能夠得以快速發展還得益于廣東省毗鄰香港和澳門的地理區位優勢。尤其是大都會廣州,早已是中國南部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又是中國南方重要的海空大港和交通、通訊中心;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中國的大部分經濟活動,完全可以通過廣州,通過廣東,通過整個珠三角地區走向世界。另外,優越的地理環境,也使廣東成為一個重要的物流市場。廣東省政府出臺的《廣東省現代物流業”十五計劃”》,將進一步推動以廣州—深圳為軸線的珠江三角洲,更快的成為國內和國際雙向物流和海陸空立體物流相結合的現代物流中心。
4.會展業硬件環境
展覽場所是舉辦會展的先決條件之一,浙江省近些年來雖然也造了些展館,但大多展覽場所缺乏統一布局,單體面積小、功能單一、設施落后、競爭力不強,多數展館只具備承辦一些低檔次、小規模的展覽,不具備接辦大型展會的能力,即使目前有杭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這樣一個可算得上大型的會展場館,但由于該區域的城市建設還不成熟,周邊商貿、娛樂、酒店等服務配套設施幾乎是空白,導致其作為會展中心的利用率太低,只有將部分場館作為汽車銷售之用。據不完全統計,浙江現有專業性展館20多所,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僅6所,主要集中在杭州、寧波、溫州和義烏,而標準展位在2000個以上的展館一個都沒有,可以做專業展覽的實用面積加起來也不足16萬平方米,國際標準展位8000個。由于缺少專業場館,客觀上限制了與國際展覽業、參展商的合作與交流,影響了展覽業的規模發展。
廣東辦展條件優于浙江,廣東有全國最大的會展場地。以廣州為例,廣州正規的展覽館有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流花路館、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琶洲館、廣州市越秀區錦漢展覽中心、廣州市三鷹實業有限公司花城會展中心、廣州東寶展覽中心。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展覽面積達70萬平方米,是目前僅次于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的世界第二大會展中心。廣東展覽館展覽面積從規模、結構基本合理,從2萬平方以下到10萬平方米以上基本上是梯型,可滿足不同層次的展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