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強震,舉世震驚。隨后的大海嘯與核電站泄漏事故更是使日本全國進入了一個“非常時期”,經濟處于“半癱瘓狀態”,并對周邊國家都產生了很大影響。日本是一個島國,眾多資源都依賴進口,日本經濟的“癱瘓”將對與其有著密切貿易聯系的鄰國產生巨大影響。
在這種影響面前,以出口貿易為主導的中國五金行業也不能例外。對于這個問題,全球第二大五金展——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主辦方,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石僧蘭女士給出了專業的解讀。
“雖然我們都不希望看到災難的發生,但是對于中國五金行業來說,日本強震的影響卻是‘喜憂參半’的。”石理事長表示,“一方面,中國五金行業與日本間的出口貿易,尤其是流通環節,受到了很大影響,五金產品供應鏈已經近乎破裂;另一方面,災難必將過去,日本龐大的災后重建市場將是中國五金制品行業發展的一大契機。”
近年來,中日貿易總額再創新高。據中國海關統計,2010年中日兩國間的貿易總額為3018.5億美元,同比增幅達30%。中國已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而五金產品在中日貿易中占據重要部分,尤其是工具、小型機械設備與機電產品。
以機電產品為例,日本是我國機電出口的第五大國別市場。2010年,我國對日機電產品進出口規模為1779.6億美元,占中日貿易總額近六成(59%)。同期,我國對日出口1210.6億美元,其中機電產品600.5億美元,同比增長28.5%,占比49.6%,對日出口占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6.5%。
“目前的形勢是:五金產品出口日本或許會受到很大影響,但這都是暫時的。最終,隨著日本災后恢復重建的開始,流通環節恢復正常,重建對五金產品的巨大需求就會顯露出來。除了工具和機電產品外,建筑五金、廚房衛浴五金以及鎖具產品等都將迎來需求的大幅上升。”石理事長分析到,“這將是一個極其巨大的市場。希望我們中國的五金企業從現在開始就要做好準備,加大力度調研開發日本市場,力爭有針對性的研發和生產出適合日本市場的產品,進一步拓展對日出口的市場渠道。”
“現在距9月21日’11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11)開幕還有半年時間,招展工作的高峰期即將結束,緊接著我們就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專業觀眾的邀請工作上,恰好屆時日本的災難影響應該已經散去,開始進入災后重建的高峰期。”石理事長表示,“針對日本市場的巨大機遇,我們將對日本五金產品采購商、建筑與裝飾項目承包商、裝飾公司、大型建材/家居/五金賣場等專業觀眾群體展開重點邀請,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與方便條件,以推進中國五金企業對日出口。”
據石理事長介紹,中國國際五金展是全球第二大五金展,2010年展覽面積達到了110,000㎡,展位5,500個,展商2,300余家,其中208家海外展商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專業觀眾43,829人,其中海外觀眾2,994人,來自92個國家和地區,歐美買家占36.2%;國內觀眾40,835人,30.54%為進出口商,31.23%為制造業終端用戶,20.01%為五金代理商與經銷商,12.24%來自五金/建材/家居連鎖超市或市場。72.9%的觀眾來自企業管理、決策層。全球領先的零售商包括沃爾瑪、家得寶、翠豐集團、LG Sourcing、樂華梅蘭、圣戈班、麥德龍等與會采購。
“’11中國國際五金展將于2011年9月21~2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面積將繼續擴充為115,000㎡。展位預定工作自去年9月開始,目前展位預訂率已近70%。”石理事長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