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聚力強實體,永康門業深海再起航
“永康實體經濟基礎扎實,永康企業家不乏干實業的底氣和勇氣,永康企業家創業的激情令我們備受鼓舞。”永康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華水介紹,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永康一方面指導企業練好“內功”,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另一方面大力開展“外引”工程,引導永康籍浙商回歸創業創新。
創實業,興實體。永康工業經濟不但在2008年成為浙江省最穩定的經濟板塊之一,打造了產業基礎實、配備設施全、創新能力強的五金產業集群,也使永康成為帶動金麗衢盆地工業經濟發展的“引擎”。
從3月份開始,按照省委、金華市委的統一部署,永康在全市開展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科學發展,崛起浙中”為主題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研究出臺進一步推動總部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動員永康各級干部進村入企開展“興實業、強實業、解難題、謀發展”等服務企業活動,組織以永康市企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文化為主題的考察活動,繼續舉辦第三屆中國國際門業博覽會等展會,推動永康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為破解“用地、融資、用工、經營”四大難,永康市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斷推進服務創新,打出中小企業扶優、重組、創新等“組合拳”,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目前,永康市開展的“扶持小企業、培育‘小巨人’”工程,已培育了500多家企業,其中50多家企業成長為永康納稅前200強企業。
針對企業融資難、經營難,永康市貫徹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對農業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總部經濟企業、小型微利企業等符合條件的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1084萬元。并開展了為中小企業解難題活動,累計幫助企業解決1388個難題,完結率97.2%。出臺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19條措施,全市2012年計劃新增社會融資總量140億元以上,幫助實體經濟“輕裝上陣”。
永康市為防盜門行業出臺了一些扶持措施,成立了省級檢測實驗室、省防盜門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讓企業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檢驗檢測服務。最近5年來,永康市政府建立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質量提升和培育名牌的引導、獎勵制度,在門行業累計投入的獎勵、引導資金上億元。
2012年4月17日,永康市領導張偉亞等考察了門業龍頭企業,希望門業企業在今后的發展道路上不斷創新,加強企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高產品競爭力,為永康門業樹立標桿作用,為“中國門都”發展作出貢獻。
“政府是水,企業是魚。”對永康五金企業而言,這是一個再恰當不過的比喻。有適宜的“水溫”,包括門業在內的五金企業才能“如魚得水”,隨心游動。
永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美蓉說,永康門業集群作為整個行業產業鏈最完備、最健全的產業集群,積極吸取新鮮血液、求同存異,正引領著永康門業乃至中國門業的發展,這是中國門業躋身世界強者之林的希望。
在“十二五”期間,永康將大力實施“工業強市、生態立市、商旅活市、文化興市”發展戰略,著力建設現代化國際五金名城。實施包括永康門業在內的五金區域特色產業向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的戰略,提升發展五金區域特色產業,力爭成為浙中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工業是永康發展的基石,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永康的工業發展必須先做強,再做大做好。”永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偉亞說,永康擁有堅實的工業基礎,接下來要建立工業升級的規劃,對升級路徑、采取措施、方法進行優化布局,堅定不移地走發展實體經濟之路。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政府政策上的扶持,永康門業正在迎來一場蝶變,走在一條高速發展的康莊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