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業配套產品博覽會的場館中,引人注意的是各種各樣的智能鎖具,有防水、防塵的遙控鎖,還有藍牙鎖、密碼鎖、警報鎖等等。有一種遙控鎖,在門上安裝一個藍牙接收器可以直接跟手機綁定,發個短信就能實現遠距離開鎖。
當然,這只是門配鎖具的,而鎖具的應用遠遠不止門這一單一種類,保險柜、汽車等都有應用鎖具,可見鎖具市場之廣泛。
發展概述
鎖存在千年以上了,中國甚至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鎖具文化”,曾經存在的鎖具用材并不單指五金,從木頭到五金到玉,各種材質鎖具都存在過,甚至鎖具雕刻花紋圖案等等都大有講究。
時代在前進,鎖具也在不斷變化。從前幾段所述即可看出,鎖具的應用已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曾經的那些“鎖具藝術”,已所剩無幾,鎖具已經走在了高端化的路上。舉一例,蘇州制鎖業源遠流長,由于蘇州地處長江下游,水網四通八達,物流暢達,商業繁榮,這就為制鎖業所必備的原料采購、產品銷售和技術交流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到了唐代,蘇州制鎖業已經非常發達,詩人白居易贊曰:“復疊江山壯,平鋪井邑寬,人稠過揚府,坊鬧半長安”,老百姓生活富庶,商貿興旺發達繁榮,有力促進了手工制鎖業的發展。
蘇州舊時主要生產簧片結構鎖,用料考究,做工精細,為人稱道。先后在虎丘云巖寺塔和城西橫山山脈的九龍塢中發現宋代產鎏金花簧片鎖、五代銅質簧片結構鎖各一把,都是典型的簧片結構鎖。鎖具除了實用功能外,還迎合老百姓的喜好,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俗文化特色。例如新娘出嫁的嫁妝箱上用“十二生肖”鎖,老人做壽時用“福祿壽喜”鎖,而小孩生日時則用長命鎖、保家百鎖、花錢鎖等等各種“賀禮鎖”,鎖上不僅有文字,而且鏤刻圖畫、故事,寓意都十分深刻,掛在小孩胸前,既當護身符,又是吉祥物,不失為老蘇州市井一道風景。
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蘇州鎖廠的各類鎖具產量逐年遞增,從1970年的276.81萬把到1980年的800.57萬把,商標繼續沿用“雙喜、金星、虎丘、金字、帆船”等。至1992年,蘇州制鎖總廠實現產值8.12億元,被輕工業部列為全國制鎖行業最佳經濟效益第七名。然而到了1998年,工貿合營蘇州制鎖總廠與英國公司組建蘇州愛福賽防盜制品有限公司,兩年后該廠將股份全部轉讓給蘇州輕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這也許是大多數機械鎖企業的一個縮影。如今的鎖具市場正朝著智能化、高端化高歌前進,機械鎖叱咤風云的時代即將只存在歷史的記憶里。
在大多數人的眼里,鎖的價值很小。一般家庭用鎖,便宜的幾元,貴的不過幾十元。當人們對鎖的印象還停留在’鐵將軍’年代的時候,中國鎖具隨著技術日新月異,已逐漸發展成為了世界最大的鎖具生產國和消費國。面對巨大的商機,誰能把小鎖具做出大市場,誰就一定能做大做強。據幾年前的一個調查,我國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鎖具生產企業達1000家左右,在廣東、浙江、山東、上海等地形成了成熟的制鎖業產業集群,溫州有“中國鎖都”之稱?中山小欖則素享有“南方鎖城”之譽。
據業內人士介紹,高檔鎖具的核心技術大多掌握在國外廠家手。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生產的高檔電子鎖具及其附件?如IC卡、TM卡、指紋鎖等產品的核心電子元器件均從國外進口,使中國的高檔鎖具在價格、性能擴展方面受到限制。一些高檔賓館、酒店等用鎖主要依賴進口,國內高檔鎖具市場依然被洋鎖控制。
經不斷努力,現在國內鎖具行業已到了向技術、向高檔次、智慧化制鎖要利潤的時候。近年來,我國制鎖企業加大了在高檔鎖具產品的開發力度,如煙臺三環鎖業集團公司、山東金峰集團公司、中山市華鋒制鎖有限公司等,在很久以前便主動參照歐美標準進行設計、生產,自主創新技術不斷涌現,在國內外市場競爭優勢明顯。與此同時,美、意、德、日、加、韓等外國著名制鎖企業紛紛加快了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本土品牌與洋品牌在高檔鎖具市場迎來正面交鋒,誰先攻下技術難關誰就可以實現升級,從而分到最大的蛋糕。
而目前五金鎖具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早已從簡單的價格競爭轉到了產品質量的競爭,大多企業真正的認識到產品質量的重要性,因此強化了企業執行標準的能力和產品質量的檢測能力,這對中國鎖具產品質量的提高來說是個很好的現象。鎖具及配套裝飾五金作為家裝設計的一部分,家裝設計和文化的因素勢必影響到鎖具及配套五金的發展,而鎖具及五金的創新也可為家裝設計帶來新的亮點和變化。
面對如此市場和前景,國內鎖具行業還有那些問題,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