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分散和強化。
“價格”曾經我們“中國制造”的核心競爭力,指紋鎖也不例外,指紋鎖行業至今仍以降低價格作為普及指紋鎖的重要手段。而隨著指紋鎖及關聯產業的發展,營銷消費的價格因素份量驟減。傳統大規模、低要素成本的模式逐漸失效,指紋鎖也需遠瞻,追求垂直化和細分化,分工和定位必須十分明確,才可立根發展。每一個企業都要思考“差異化”在哪里?
第2:跨界和互聯。
現行業之間的邊界逐漸消融,跨界打劫成為常態,特別是在這個提倡萬物互聯、競爭充分時代。摩力在做指紋鎖,雅潔也可以做;中控要做指紋鎖,海康威視也要做,甚至阿里巴巴也開始涉足智能鎖。智能家居的發展,百度、騰訊、小米、海爾這類巨頭企業跨界而來,讓指紋鎖行業洗牌。
互聯,既是不同企業、不同行業的互聯,也是用戶跟企業的互聯。指紋鎖行業原就有基于供應鏈的協同生產,與產業鏈內的多層企業互聯;而現在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指紋鎖要升級智能家居的一環,必須融入物聯網,與智能家居平臺、平臺內的產品以及用戶互聯;互聯網的浪潮沖擊各行各業,指紋鎖企業的營銷宣傳、銷售、售后都需要觸網,與電商行業、網絡平臺、用戶產生更多的聯系。
第3:供應鏈逆襲。
指紋鎖行業大多數的品牌的供應鏈形態是,工廠研發產品,各級經銷下單提貨,然后銷往全國。電商平臺則是廠家批量生產或經銷商批量囤貨,再做銷售。而現在隨著O2O、眾籌、預售等新型營銷模式的出現,屆時消費者先向工廠下單,工廠可一定程度滿足消費者需求做定制化和個性化生產。以前是從生產到消費,今后是先有消費再有生產,供應鏈開始逆襲了。
第4:產品的品牌化。
國內指紋鎖行業缺乏巨頭是常識,在市場上表現好一些指紋鎖品牌是洋品牌或有海外資本背景。因此,以及在現在渠道與資本的競爭中擁有優勢,必須塑造品牌提升價值;而指紋鎖行業要實現市場的全面普及,必須要有巨頭型品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