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落在賓館了,還是鎖在自家屋里了,怎么就是想不起來了?”6日,濟南市民黃巖一家出游回來,突然找不到家門鑰匙了,眾人苦苦回憶卻終不能得。四處尋找開鎖電話,發現墻上的牛皮癬廣告早已沒了蹤影。

這就是平日里不起眼的開鎖服務,一般用不著,遇到事兒了真著急。而這背后,無論是開鎖服務還是鎖具生產銷售,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局,它甚至因為是智能家居的關鍵一環而被家電巨頭們看上,一場鎖業變局正悄然而至……
[開鎖亂局]
明知道要價離譜卻不敢得罪
進不了家門,孩子餓得嗷嗷直哭。黃巖立刻打開手機在網上搜了個開鎖電話,打過去后對方詢問完家庭住址直接要價300元。黃巖心想,買一個新鎖才多少錢啊,開一次鎖就得300元?黃巖剛想議價,對方稱目前正處于國慶假期,去開鎖屬于加班,總得有個雙倍工資加班費吧。黃巖一想也對,就同意了。過了20多分鐘,開鎖匠來了,二話不說,用幾分鐘時間就把門打開了。
交錢時,黃巖有些想反悔:“這錢也太好賺了吧,幾分鐘就300元,能不能再便宜點?”開鎖匠稱:“我們賣的就是這手藝,你如果愿意買個更安全的新鎖,可以給你便宜些。原價500多元的超C級鎖賣給你450元,免費給安裝上。”
不過此時,妻子已經找到鑰匙,也就無需再買新鎖了。開鎖匠走后,黃巖坐下來細想,驚出一身冷汗:“這開鎖的怎么也沒問問我是不是房子的主人,萬一我不是怎么辦?”另外,開鎖匠身份也沒查驗,萬一他看上家里什么東西,趁著沒人自己開門進來拿怎么辦……黃巖妻子都不敢再想下去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沒有因為開鎖費太高而與開鎖匠過分議價,否則得罪了他才真麻煩了。
事實上,黃巖的經歷只是開鎖行業亂局的冰山一角。有的開鎖匠為了攬生意,先在小區貼小廣告,然后給居民堵鎖眼,迫使其花錢開鎖;還有的坐地起價,明明事先已經談好了,到現場后謊稱開鎖難度大要求加價等。
[雙重困局]
開鎖匠和消費者之間相互找不到
濟南開鎖行業亂局之所以這么多,在口天鎖藝負責人吳振和看來,首先因為行業飽和導致惡性競爭,開鎖匠數量遠超市場需求量。
“全國情況也是如此。”中國鎖匠俱樂部秘書長曹慶民日前在濟南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開鎖匠過多,一些非正常競爭手段就出來了,比如亂貼小廣告,惡意撕掉競爭對手廣告、亂提價等。還有部分消費者為了防止被訛錢,一次性叫來3個開鎖匠公開競標,誰出價低讓誰開鎖,這就造成資源浪費。據了解,出現從業人員過多的原因,還是因為政策法規不健全,或者說監管不到位。
以濟南為例,按照《開鎖業治安管理規定》,公司或者個人從事開鎖業務的,應當到公安機關進行登記;但實際上很大一批并未登記。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在濟南公安機關備案的開鎖公司只有100多家,從業人員也只有幾百人。然而,據濟南市鎖具行業協會會長張春發介紹,保守估計濟南約有上千開鎖匠,有相當一部分都沒有登記備案。曹慶民則表示,全國開鎖匠有100多萬人,有證且登記備案的僅占1/3,其他的都沒有登記。
如今很多開鎖廣告被抹掉,業務量銳減兩三成;與此同時,消費者由于平時沒有記開鎖電話的習慣,真正用到了又無處可尋。
[破解之道]
借清理小廣告重構市場建公共平臺
曹慶民說,防盜與偷盜本身就是矛與盾的關系,因此開鎖行業人員道德素質非常重要,一念之間偏向善,他就是開鎖的天使;一念之間偏向惡,他就可能成為偷盜的毛賊。以前,開鎖師傅總是用品德來判斷,這個徒弟應不應該收;如今,以盈利為目的的開鎖培訓機構越來越多,單靠道德顯然已無法約束。“在法律法規不健全或者執行不到位的背景下,行業自律就必須起到作用,如今各種開鎖的小廣告被清理了,為這種自律創造了條件。”張春發說,從事開鎖工作的企業和個人,要想再靠過去到處貼小廣告拉業務已不可能了,必須得轉型,改變以前行業訂單來源單一的狀況。
在業內人士看來,單個開鎖公司再大,由于其行業性質限制,也不可能做到讓每個家庭都記住這家公司或電話。畢竟,開鎖雖然每個人都有可能用得著,但不是每個時刻都用。這時就要抱團取暖。目前,濟南的開鎖公司正試圖共創一個開鎖平臺,并共推使之家喻戶曉:消費者需要了就在平臺上下單,然后視距離遠近、開鎖難易程度等派單,這也能有效避免無序競爭。“有了這個平臺,價格都是透明的。”曹慶民說,這也是加強行業自律的一種方式,比如從業者必須得身份核實后才能接單;不核實就不能接單,也就沒有了生存之地。
[巨頭入局]
用智能鎖消滅鑰匙意在智能家居
“由于鎖的價值相對較低,始終是個小行業。隨著智能鎖的出現,這種狀況正在改變。”張春發說,如果所有鎖匠聯合起來,也可成為家電巨頭進軍智能家居領域的有力支撐。吳振和說,如今智能鎖的出現,用指紋、靜脈、聲控、面部識別等都可開鎖,未來手指、臉就是開門的鑰匙。
在歐美國家,智能鎖市場普及率已達50%,日本、韓國更是高達70%,而我國只有3%左右,原因主要是價格太高,剛上市時一把智能鎖得上萬元,而一扇門才幾千元;如今隨著科技發展成本降低,幾千元就能買個相對可靠的智能鎖。與此同時,鎖是出入家門的第一環和最后一環,能準確知道人們什么時候到家、什么時候離家、在家停留了多久;另外,它還能跟生活習慣關聯起來,把家里各種物聯設備,比如空調、地暖、新風、燈光等串聯起來,是真正和用戶交互最多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鎖才是未來控制智能家居的關鍵。”曹慶民說,因此眾多資本巨頭都在進軍這個不起眼的小行業,無論是TCL、美的、海爾這樣的家電制造商,還是華為、小米等移動終端制造商,抑或是阿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也都在進軍這個行業。不過巨頭進來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比如終端使用環節,智能鎖沒電了怎么辦、出問題了怎么辦等,就需要人員去維護,單個企業再重新布置這樣的人員,顯然成本太高,也沒必要,用遍布在社會毛細血管中的鎖匠,無疑是最佳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