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知鎖,兩代人消費。一個與市民息息相關的產業,在兩代人的思想里升華著,從上輩人簡單的制鎖,轉變為今天的生產、銷售這樣的一個產業,歷經幾十個年頭創造出了今天廣闊前景,但在全球面對經濟下行的今天,內蒙古的鎖業行業協會是否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局面,為此,記者采訪了內蒙古鎖業行業商會會長許剛毅。
記者:作為傳統行業的制鎖業,您是否感覺到了呼和浩特市的經濟受到影響?
從1975年開始到呼和浩特市制鎖場上班那時候,我就開始喜歡上了這個職業,呼和浩特市制鎖廠轉制后,我開始自己干,2004年開始自己生產加工并銷售各類型的鎖,約一百多個品種。直到現在擁有二十多家銷售點。從去年開始,鎖業原材料開始漲跌不穩,比如說,今天買進的原材料是1萬元,那么第二天就可能跌到8000元,那么這批原材料就不能生產加工,以免增加成本。今年成品的銷售額同比降低了30%。其實,按照多年的經驗,明、后年內蒙古呼和浩特的經濟發展才會是最低谷。
記者:企業要生存,憑借的優勢是什么?
許剛毅:作為一個企業,要生存的話,需要靠自身的質量和老百姓的口碑宣傳,市場的激烈競爭,讓很多小企業無法生存,但我的經營理念是產品與服務質量一定要保證,其中,在相同的價格上,要選擇客戶、經營客戶,培養客戶的原則來服務客戶。比如,一般客戶需要的產品,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還要保證價格的實惠,在縱多的同行業中,站住自己的腳跟,首先要擁有客戶資源,有需求,就有市場;在市場不斷擴張需求的時代,你可以不停地完善自己,可是,在房產日益衰退的情況下,相關產業也隨之不景氣,那么就要想辦法,比如從售后服務等方面進行完善。
記者:作為呼市政協委員、企業法人代表及商會組織的許總,對提高行業商會職能有什么建議?
許剛毅:特別在今天的商業流通領域,僅靠國家的法規是不夠的,必須靠廣大企業自身的道德修養和素質來規范自己的言行,靠行業商會來監督管理、約束發展自己。商會要改變過去開個年會收個費的面貌,要真正為企業做實事,敢做事,也應該有一定的管理權限和權威,真正發揮職能作用。
記者:對于鎖業的未來發展,您有什么打算?
許剛毅:鎖業發展今后要走集團公司發展的路子,要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現在公司除鎖業外,還經營租賃業、健康產業等,還準備籌劃建一處托老所,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公司的發展要順應市場的潮流,跟著市場走才有“錢”途,才有發展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