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好源頭管理 實現事前控制
加強設計質量管理。設計是產品的源頭,不好的設計就是先天不足,先天不足對產品質量造成的影響是致命的,有時甚至是無法彌補的。因此,為確保設計源頭質量,三環在產品設計方面堅持“深入一線、前期切入、專家會診、關注細節”的原則。“深入一線”,即深入市場,深入到消費者中間去。為避免技術研發人員閉門造車,公司規定技術人員要不定期跟隨售后服務人員拜訪老客戶,第一時間掌握市場反饋信息,對出現的設計質量問題及時整改和完善;“前期切入”,即針對新產品、新用戶,技術開發人員隨銷售人員一起第一時間切入項目,通過與用戶充分的交流、溝通,認真、全面體會、分析、把握用戶的真實需求,提高產品開發的開發質量和成功率;“專家會診”,公司制定有嚴格的新產品開發制度,成立了技術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通過層層論證和把關,盡可能減少設計缺陷,從源頭把好關;“關注細節”,細節是魔鬼,公司在研發過程中不放過任何一個設計細節,從細節上體現企業的設計優勢和質量優勢。
加強分供方管理控制 實現合作共贏
隨著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供應商質量管理問題日益突出。三環在對供應商管理方面經歷了托管——人情+制度——合作共贏幾個階段。對供應商的管理不是簡單的對來料、來貨檢驗質量達標即可,而是對供應商的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全面考查,包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情況、裝備水平、生產能力、人員素質、生產環境、供貨期等等,對于達不到標準要求的供應商一律不準采用。對于符合條件的供應商,三環制定了嚴格的分供方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對供貨方產品質量情況每月進行統計,每季度進行匯總,年終進行綜合考評,嚴格按照質量體系要求,對供貨商進行過程審核,對審核得分在80分以下的限期整改,經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減少其供貨份額,直到取消其供貨資格。對于優秀的供貨商,三環不是單純的把他們看做配套單位、第三方,而是將他們定位于戰略合作伙伴,謀求長期合作發展, 在技術、管理、人員等方面給予積極的支持、指導和幫助,尋求企業供應鏈的穩定和產業鏈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持續加大投入 實施過程控制
采用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近年來,三環大力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先后通過ISO9001:2004、ISO9001:2008、TS16949:2002等體系認證,生產現場推行5S和TPS,并運用了統計分析、六西格瑪等先進的質量管理工具。通過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實現了精益生產和持續改進,質量管理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三環建立了嚴格的內、外部質量信息反饋、分析整改、跟蹤驗證制度,規范新產品開發流程,理順內部溝通渠道,規范實驗室管理,建立部門文檔管理系統,各項工作流程明確,工作有目標,目標有考核,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顯著提高。此外,三環還成立了“質量體系推進辦公室”,全面負責管理和協調質量體系的各項工作,定期通報質量情況,提出改進建議,實現持續改進。同時,不斷加強信息網絡平臺建設,2008年加入全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有力促進了三環質量管理再上新臺階。
建立國家級檢測中心。在取得國家一級計量資格的基礎上,近年來三環加大了檢測中心建設的投入,先后對實驗室環境條件進行改造,在行業內率先引進國際一流的計量檢測設備。2010年,該檢測中心獲得國家認可委頒發的“國家認可實驗室”證書,具備國家實驗室資質,參與源頭,確保產品質量。目前,檢測中心下設校準實驗室、檢測實驗室、拉力試驗室、電子實驗室、鹽霧實驗室、樣品收發室、技術檔案室、中心辦公室等8個部門,具有各種校準、測量、試驗儀器36臺(套),建立11項計量標準裝置,開展長度、熱工、力學、電學四方面32種計量器具與儀器儀表的檢修工作,計量自檢能力保持在98%左右。鎖具實驗室對三環主導產品的檢測能力保持在100%。
把持續改進列為發展綱要。質量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項長期工程,只有通過持續改進,質量戰略目標才能得以實現。三環認為持續改進是通過改進過程得以實現的。也就是說,持續改進需以自覺的、有計劃的、系統的質量改進為基礎,廣泛開展質量改進活動,才可能談得上持續改進。因此,質量改進是組成持續改進的要素,持續改進是質量改進的高級形態。三環要達到持續改進的要求,必須以廣泛的質量改進活動為前提。如果連質量改進活動都未開展,或者開展的還很不廣泛,也就談不上持續改進了。持續改進,規定了組織質量管理的最基本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