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非五金從業者的普通人來說,中國五金行業在其生活是“隱形”的。在電視、廣播、報紙等大眾媒體上,基本上見不到國產五金企業的任何廣告。相反,類似博世、日立、科勒、史丹利之類的國際品牌倒是經常在媒體上出現。可以說,這是國產五金企業在推廣與宣傳方面的一大“短板”。
其實中國五金企業并不是沒有做宣傳推廣活動,只是因為中國五金企業的宣傳推廣活動一般集中在網絡媒體上,而且非常依賴搜索引擎和B2B網站。不過這種宣傳平臺全部都是被動的宣傳,也就是只有受眾主動搜索相關關鍵詞,才會得到相關信息;而類似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都是主動灌輸式的宣傳,而且覆蓋面非常大。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恐怕就是因為國產五金企業大多規模比較小,又以從事出口加工或OEM業務為主,擁有自己獨立品牌的非常少。沒有自己的品牌自然不會做品牌推廣。所以大多企業選擇了可以直接打動銷售,拿到訂單的網絡推廣模式。”’10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10)組委會的專家表示。
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是世界第二大五金展,迄今已經舉辦了十屆。作為CIHS主辦方之一的中國五金制品協會長期致力于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積極推動行業創新、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產品升級,推動行業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是中國五金專業貿易平臺的設計與締造者,同時也是五金行業發展研究、各類標準組織制定的權威機構,擁有4000多家大中型會員制造企業,5萬多家國內外會員采購商。CIHS組委會的專家團隊既肩負展會推廣與組織工作,也對五金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機遇保持高度關注,及時為我國五金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出謀劃策。
五金企業品牌建設已迫在眉睫
五金行業歷來被人們稱作“小五金”,不僅是因為五金產品普遍比較小,也是因為我國的五金企業規模一直比較小,大部分是民營小企業,注冊資本一般只有百萬元左右。而且我國的五金企業大多數從事的是出口加工或OEM業務,很少有拿得出手的自主品牌。
雖然從單個五金企業來看,大多是“小五金”,但是由于五金企業數量眾多,分布廣泛,所以我國整個五金產業的規模還是相當龐大的。根據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發布的數據,目前我國五金制品產業總產值已達8000億元,并一直保持著15%以上的增速。如此巨大的產業規模使眾多“小五金”聚集成為了“大五金”產業。
“與巨大的產業規模極不協調的是,我國很多五金企業都是以出口和OEM業務為主,大多沒有自己的品牌和穩定的銷售渠道。這就使五金企業在做推廣方面一直處于‘短視’的狀態,缺乏長遠的品牌建設規劃與相應的宣傳計劃。”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10)組委會的專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