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標準制修訂 注重提升創新
2006年12月,浙江省掛鎖行業協會組織浦江制鎖行業11家龍頭骨干制定發布了采用歐洲標準修改的浙江省掛鎖企業聯盟標準《掛鎖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誕生了全省乃至全國第一個企業聯盟標準。2010年5月通過專家評審組審查后,浙江省掛鎖企業聯盟標準修訂版重新發布實施。該標準的制定發布、推廣實施,既接軌了國外先進標準,為企業出口歐美等中高端產品市場提供了技術標準支撐,提升了行業整體質量水平,又為浦江掛鎖行業承接全國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積累了經驗。
2007年底協會組織申請的全國掛鎖行業標準QB1918—1993制修訂項目,2008年6月獲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并確定浙江浦江梅花鎖業集團有限公司為該制修訂項目的組長單位,在參與全國行業標準制修訂的浦江梅花、浦江金壘及全國其它5家單位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底完成了全國行業標準送審稿。全國行業標準制修訂落戶浦江,提高了浦江掛鎖行業在制鎖技術領域的話語權和行業影響力。
浦江掛鎖產業以標準促質量提升,以質量樹企業品牌,在狠抓規模擴張的同時,把企業創牌、爭創名牌作為提升產業層次,樹立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產品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至2010年底,浦江制鎖業共有注冊商標960余件,申報注冊集體商標“PJGS”(浦江掛鎖)及圖案。有梅花、中星等5家企業加入“馬德里協定”,12家企業申報注冊國際商標,境外申請注冊商標20多只。全行業擁有省級名牌產品3只,省級著名商標2只,市級名牌產品6只,市級著名商標14只。2006年浙江省工商局授予浦江縣“浙江省掛鎖業商標品牌基地 ”。制鎖科技的發展進步,靠的是企業的創新,近幾年來,浦江制鎖行業注重企業創新平臺建設,協會2010年向縣科技局申請成立了浦江掛鎖創新技術服務中心,該中心的行業檢測中心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建設。梅花鎖業集團建有中國日用五金技術開發中心掛鎖分中心(簡稱中國掛鎖中心),浦江縣鎖具研發中心;金壘有限公司成立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武士、吳氏等企業成立了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通過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平臺實現技術、工藝創新、產品創新。在工藝創新上,梅花鎖業集團從廣東引進了投資100余萬元的鎖梁滲碳熱處理生產線,改善了鎖梁的抗拉強度和防剪性能。研制開發了鑄鐵水平連鑄鎖條生產線,取代了傳統的砂型澆注鎖條生產線,改善了鐵掛鎖生產原材料鑄造鐵鎖條的金相組織、力學性能、機械加工性能、彈性系數、表面光潔度和加工成品率。梅花、金壘等規模企業在工件夾緊工藝上,普遍采用了氣站供氣的氣動夾緊機構,取代傳統的機械運動夾緊機構,提高了鎖件加工工藝的平穩性和操作上的方便靈活性,更提高了產品的加工精度。在新產品開發上,從四個方面創新產品:一是新材料在掛鎖生產中的開發應用,在傳統的銅、鐵原材料生產掛鎖基礎上,開發了鋼質掛鎖、不銹鋼掛鎖、鋁合金掛鎖及工程塑料在掛鎖生產上的應用。二是通過外觀改進,表面處理,使掛鎖從實用性走向藝術性,開發生產旅游紀念型、裝飾飾品型掛鎖產品。三是通過改變傳統的鑰匙開啟機構,開發生產機械密碼掛鎖,機電一體化掛鎖。四是根據特殊用途生產特種掛鎖如拖車鎖。全行業在產品開發上獲得產品發明、新型實用和外觀設計專利共計260多項。
浦江制鎖行業重視技改投入,近幾年來,梅花鎖業集團、金壘公司等行業龍頭企業,每年投入400-500萬元資金引進意大利、臺灣等地制造的高精度數控化制鎖專用設備,以改善和提高企業的裝備水平。浦江制鎖行業在梅花、金壘等行業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下,全行業裝備技改投入年均15%的速度遞增,2010年浦江制鎖行業固定資產投入以2.5億元。行業裝備由臺鉆、沖床等簡單機械向高精度、自動化方向發展,在稍具規模的制鎖企業中,制鎖上工序的打孔、沖壓基本實現了數控化、自動化和半自動化。裝備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促進了行業的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2010年浦江制鎖行業省、縣定檢抽查合格率達95%,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企業的節能減排,如通過引進電腦數控銑牙機、單臺功率由有指針的銑牙機的0.75Kw降低為0.55Kw,能耗下降27.7%,通過引進新型布袋除塵器,銅灰收集率由原離心風機吸塵器的60%提高到近100%。
對于在浦江的考察情況,專家組一致認為,浦江掛鎖行業近四十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扶持下,依托毗鄰義烏小商品市場的便利條件,在當地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在掛鎖制造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近些年來,當產業集群形成后,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投入,依靠新技術新設備改造傳統產業趨勢明顯,形成了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基本具備了產業基地稱號授予條件,“中國掛鎖產業基地”稱號的授予,實至名歸。
本刊記者 蘇安建 通訊員 黃順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