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經營行為 加強治安監管
近日,巴彥淖爾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強化工作措施,全面加強對開鎖行業的治安監督管理,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全面掌握開鎖經營單位底數、單位內部管理及經營狀況、經營范圍、從業人員基本情況,治安支隊下發通知,要求各旗縣區公安局治安部門對本旗縣區開鎖經營單位逐個進行調查摸底,不斷完善開鎖單位經營者和開鎖技術人員個人身份信息等檔案資料,對開鎖服務業的經營范圍、受理服務工作流程等具體事項進行明確規范。
針對開鎖行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治安支隊組織警力對各旗縣區開鎖行業的經營范圍、基本工作流程和工作臺賬等進行全面檢查,督促開鎖業經營單位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有關規章制度,遵紀守法,規范經營。
同時,提醒開鎖行業經營者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并要求從業人員嚴格執行工作規程,提供開鎖服務時必須查驗服務對象身份證件,邀請見證人,認真填寫開鎖記錄單,如實登記開鎖服務時間、地點、當事人身份信息、開鎖物品的牌證號和特征等情況,不得為任何無法出示相關證件的人員開鎖。如發現可疑情況和違法犯罪線索,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行業管理的規范化、社會化。大力宣傳開鎖業管理的有關規定,教育廣大經營業者按要求嚴格履行開鎖服務查驗登記制度,主動到公安機關登記備案,督促其守法經營、合法經營。
此外,告知廣大群眾要尋求開鎖的正規渠道和方式,凡有開鎖需求的,要及時向公安機關求助,自覺抵制非法開鎖服務,并積極檢舉揭發非法開鎖業戶。
規范行業發展才能堵住安全漏洞
隨便叫一個人來,彼此不知底細,就能把鎖打開,并且無任何憑據。這樣的上門開鎖服務,仔細想想確實難以讓人放心,很容易被心懷不軌者鉆空子。
如何才能有效封堵這一安全漏洞?筆者認為,治本的藥方是“規范”二字。只有行業規范運作了,才能從源頭上消除這些弊端和風險。
開鎖行業推行規范管理,以下幾個方面應作為重中之重:首先是設定合理的準入門檻,比如實行從業資格管理。開鎖師傅須有從業資格證,上門開鎖必須佩戴從業證,這樣市民一看就能分辨是不是真正的開鎖師傅。成立開鎖公司的,按照公司法登記注冊。個人兼職做開鎖業務的,也應該允許存在,但統一納入公安部門監管。其次是開鎖服務流程規范化。核實客戶身份的事,單靠開鎖師傅確實困難,而且名不正言不順,建議由小區物業、居委會承擔。上門開鎖填寫信息表非常有必要,但表格格式最好由公安部門或者行業協會規范印制。有公司的,由開鎖公司和客戶雙方留底保存;沒公司的,由客戶以及居委會或物業管理處留底保存。最后,監管部門的職責分工以及行業違法違規者的懲罰與退出機制也要配套完善。
他山之石
北京:北京警方對于開鎖行業的管理實行每宗開鎖生意應由110轉交的辦法。也就是說每宗開鎖的生意都必須由警方的110指揮中心轉交給開鎖公司才可以開始工作,并且開鎖公司的全部業務都被置于警方的監管之下。
長春:2005年7月,長春市公安局正式將鎖具開啟業納入刑偵部門的工作范圍。在鎖業管理方面長春市實行持證上崗的方式:一是開鎖人員進行開鎖服務時,必須攜帶從業資格證書,佩戴有關徽章,由社會對其進行監督;二是市民開鎖可撥打110,由指揮中心通知經過備案的開鎖公司派人;三是開鎖人員為客戶服務后,要簽字或按指紋留底。
大連和遵義:公安機關制訂了將全區開鎖人員納入管理的具體實施辦法。開鎖服務人員必須建立個人檔案;開鎖人員接到開鎖服務的電話后,必須報告公安機關,待取得同意后才可前往服務;開鎖人員在從事服務時必須佩戴上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