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制鎖企業具有生產能力、質量、渠道的優勢,紛紛把眼光瞄向指紋鎖。
2009年以來,指紋識別產品已逐步走入消費性產品時期,越來越多的傳統制鎖企業把目光瞄向具有很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和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的指紋鎖。雖然他們具有生產能力、質量、價格、渠道的優勢,眼光瞄得很準,卻并沒有形成能夠真正占領市場的拳頭產品,而且在與指紋識別技術整合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遇到很多風險,很難提高市場占有量。
指紋鎖是一款高新技術產品,單靠任何一個企業都難以把它迅速做大做強。要想進入指紋鎖這個具有無限潛力的市場,鎖具廠商與指紋識別技術供應商緊密合作才是最有效的途徑。那么,傳統制鎖業與指紋識別技術在整合過程中,到底存在什么問題,該怎樣發展各自的長處,回避風險,迅速實現產業化?近日,在長春舉行的2004中國指紋鎖質量成本與市場發展研討會上,長春鴻達高科技集團公司主要負責研發、生產與質量控制的佟玲經理對此作了詳細闡述。
如何選擇合作伙伴國內幾個傳統鎖具大企業,都遇到過因為合作伙伴無法供貨,使產品全部報廢的情況。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占領先機,首先必須選擇一個優秀的合作伙伴,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鎖具廠商如何選擇指紋模塊供應商呢?
首先從技術方面看,一個優秀的指紋模塊供應商應該自主掌握全部核心技術,在光、機、電、算各方面有很強大的研發實力,不僅可以隨時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出不同種類的產品,而且還要有持續發展的能力,可以隨時緊跟業界的發展方向,總是站在技術的最前沿。
從地域上看,從核心技術上講,我國的指紋識別技術是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在技術實力相當的條件下,國內的廠家當然是首選。因為無論從技術支持的方便性、語言的溝通、產品的多樣性開發等各方面,國內廠家有優勢,而且國家政策也是向完全國產化的產品傾斜。
從合作關系上看,一個鎖廠和一個指紋模塊供應商合作,應該是商業利益占第一位,所以雙方各付出多少投資,如何進行技術保密這些或多或少都對合作帶來負面的影響。
而由行業協會出面牽頭成立產業聯盟,可以使加入聯盟的企業可以互補短長,共享技術、經驗和成果,這在一個產業形成的初期可以稱得上是最佳的合作方式。
從獲得政府支持的力度上看,如果企業的項目得到政府的重視,無論是資金支持還是政策的傾斜都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力。
如何規避風險選擇就帶來風險,佟玲認為,認識不清就是最大的風險。好多鎖廠對高技術產品并不十分了解,把價格作為衡量唯一尺度,一味追求低成本,反正都是指紋識別模塊,哪個便宜用哪個,盲目上馬,最終都因技術支持不到位、無法迅速升級換代而陷于被動局面。
高新技術企業有一個要求就是無形資產要占企業總資產的30%到50%以上,也就是說高技術產品的成本是不可視的,它不像原來的鎖具,釘是釘、鉚是鉚,多少成本一看就知道。一個模塊的成本不只是看得到的線路板和芯片,更主要的是寫在芯片中的算法和程序,這些軟件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這些軟件不但要隨時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升級,還要適應世界集成電路的發展速度,因為按照現在集成電路發展的速度,一般一顆芯片的生命周期不會超過兩年,更新快的達到一年或半年,模塊中的任何一顆芯片的停產或升級都會給軟件帶來巨大的工作量。也就是說要求企業具備強大的科研實力,這些人力資源成本的投入決不低于那些可視的硬件的成本。因此表面上看起來差不多的模塊,背后的技術含量可大不相同。
另外,一個實力雄厚的供應商帶來的不僅是穩定的產品、持續的技術支持,還能帶來豐厚的利潤。
如何進行批量投產有了過硬的產品,自然就有市場。
隨著產品的訂單數量迅速增加,同時帶來了批量投產的問題。雖然鴻達指紋識別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指紋模塊也具備規模生產的能力,但其他的配套應用技術以及產業化方面還存在差距。這就需要通過與傳統的機械制鎖業的合作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