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知已,知事知理,常盛久遠不孤獨!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論語·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
鼎上科技集團董事長方長江先生
儒商訪談錄
記者:鼎上是專業從事安防報警鎖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您能否介紹一下中國報警鎖的現狀、競爭形勢,鼎上在這個市場上,又是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地位?
方長江:確切地說,我們鼎上并不是中國最早從事報警鎖生產的企業,在我們之前,就已經有人在做了,而且為數不少,時至今日,已寥寥無幾。之前做報警鎖的企業,現在幾乎都銷聲匿跡了,大部分的存在都是OEM商。因此,在中國報警鎖市場上,我們幾乎沒有什么競爭對手,是國內唯一的一家專業致力于報警鎖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
記者:為什么在鼎上之前就做報警鎖那些企業都已經銷聲匿跡了呢?
方長江: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我看到了不少做報警鎖的企業,后來都做不下去了,我也很擔心,我必須找到這些問題的根源,才可以進軍報警鎖這個行業。因為我與他們做的是同一個事業,如果我總結不出來這些問題所在,我很可能會和他們遭遇相同的命運。
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首先,之前從事報警鎖的企業,都是做機械鎖的。他們根本就不懂報警鎖的電子技術,完全依托外圍的電子制造商提供的電子技術和產品,所以報警鎖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和提升,這對于報警鎖企業發展而言,是致命的弱點。我本人最早并不是從事制鎖的,而是做報警器,掌握了全面的電子科研技術,而且所有的電子部分全部是自主生產,這才是報警鎖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對任何行業來說,誰掌握了核心誰就掌握了通往成功大門的鑰匙,他們只懂得現場報警鎖,對電信報警鎖,移動報警鎖,定位報警鎖等一無所知,所以一進入市場他們很快就銷聲匿跡了,這是他們失敗的根本原因。
其次,他們的營銷模式存在問題,因為,他們還是延用原來機械鎖的經銷渠道來做市場。機械鎖銷售模式都是先貨后款,這樣對企業資金鏈產生不利的影響,而且五金機械鎖的銷售商對市場維護不到位,這是造成他們轟然倒塌的重要原因;第三,他們在企業文化、品牌建設方面不夠用心,只知道生產產品,完全忽略了品牌的重大效應,因而也是其生命力不強的主要原因;第四,他們的產品線太窄,種類不全,比如說,之前是做交通鎖的,他們只知道交通報警鎖,根本不懂得家裝報警鎖、商務卷閘門報警鎖、窗戶報警鎖等其他產品,這樣就形成不了規模、氣候,所以迅速就被歷史大潮所淹沒,這才是他們銷聲匿跡的基本因素。
記者:通常認為,有競爭才有動力,現在中國報警鎖市場上就鼎上獨此一家,你們的動力從何而來?如果就這樣發展下去,鼎上是否會壟斷報警鎖市場?經濟學一般認為,壟斷是不好的,你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方長江:其實呀!市場是“拼”出來的,但在目前這種“無競爭”的狀態下,我們的速度不算慢,更不會慢下來,因為,我們有來自內部的動力,比如說我們的代理商,他們也在不斷地對我們提出新的要求,我們自己也清醒地意識到,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我們現在每年都有3-4款新產品投放市場,隨著企業的發展我們推出來的產品越來越多,科技含量也是越來越高!
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這個行業的壟斷巨頭,盡管在這個市場上目前只有我們一家,我一直希望有競爭對手出來。我自己知道,其實我們的缺點也很多,因為沒有競爭對手給我們施加壓力,僅靠內生動力是不夠的。
比如說在研發方面,如果有競爭對手,我們的速度可能會更快些。因為,不管我們再怎么努力,都只有我們的工程師在思考問題,很可能會出現“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情況,而如果有競爭對手,他們也在思考市場、技術等各方面的問題,他們的思想、行為,對我們也是一種鏡鑒。
儒商講義錄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前中國報警鎖市場上若干倒掉了的企業,方長江看在眼里,記在心頭。因何而倒掉?如何才能不倒掉?方長江置身其中,怎能冷眼旁觀,窮思其中弊病,以為鏡鑒,繼而才能獨樹一幟,撐起整個行業。在接受我們全程采訪時,方長江一直強調:“我們鼎上并不是創造了報警鎖市場,只能說是提升了這個產品的價值,因為我們并不是開拓這個行業的第一人。”
如孔丘所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方長江可以心懷若谷,可以不事張揚,別人可以不知道他,然而,就如他所言,他必須了解別人,他要知人、知事、知整個報警鎖行業。
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方長江對市場形態洞若觀火,熟知其利其弊,勤勉有加,耕耘著中國的報警鎖市場。然而,方長江也許不免感到“孤獨”,他希望有競爭、有對手,這一點,肯定不只是虛懷若谷這么簡單。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在孔丘看來,如果容不下與自己不同、甚至相競爭的對手,就不是什么好事,禍害也不遠了。方長江深知其義,他去剖析同類企業失敗的原因,并非“攻乎異端”,而是如良醫那樣望、聞、問、切,知悉病理。醫者,仁心,他力圖救治的,是一個行業。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方長江立即修正同類企業所犯的錯誤:首先,加強對報警鎖電子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和生產;其次,革新制鎖行業傳統渠道模式,走全新的安防渠道;緊接著,方長江身體力行,在企業文化建設上切磋琢磨,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價值;而在產品線上,他不斷加大開發力度,全方位掌握各類報警鎖的技術及生產,在市場上形成了規模效應。
方長江隨口吟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渴望與有志之士共同書寫報警鎖輝煌新篇章,構建美好和諧的安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