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中求最佳
認清現實,才不至滿足于現實;追求最佳,但不沉溺于夢想。這就是“在現實中求最佳”,也是宗貴升的人生座右銘。
與上海毗鄰的江蘇泰興,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是江南有名的“魚米之鄉”、“銀杏之鄉”。這里是宗貴升的故鄉。作為一個地道的南方人,宗貴升繼承了南方人特有的聰慧與細致,而他卻也欣賞北方人的直率與豪爽。在宗貴升眼中,和一個性格豪爽直率的人打交道,絲毫不用拐彎抹角,那種感覺是相當暢快淋漓的。自小,宗貴升就有著“求”的信念和“闖”的動力,這促使他做出了選擇——去東北讀大學,磨練自己的性格!
有了東北四年的求學經歷,后來再到北京讀研究生便也順理成章。可當時的宗貴升自己也沒想到,一封遠跨重洋的信、一個年少自信的舉動,卻從此為他打開了一扇改變其人生軌跡的希望之門。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是一所在全美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名、歷史悠久的公立大學,戴爾集團創始人邁克爾戴爾、游泳世界冠軍佩爾索爾、中國導演徐克等都是該校校友。一次偶然的機會,宗貴升從一位他所敬重的大學老師那里得知,德克薩斯大學的一個教授正要開始一個航空復合材料的新項目,當時他便心中一亮——這不正是自己理想的研究方向嗎?躊躇滿志的宗貴升立即給那個教授去了封信,并表示,如果教授的項目讓他去協助,那么現在就可以認為任務已經完成(consideritisdonenow.)。顯然,這個年輕的中國小伙子的自信和直率打動了美國教授的心,于是他就這樣輕松地赴美讀博了。巧合的是,當時他從泰山回來就接到了入學通知,得到的半年獎學金是6666美金,而這恰好和他登泰山所走的臺階數一致。每說到這個,宗貴升就開玩笑說,早知道當時就多爬幾遍泰山了。
如果說留美讀博是宗貴升人生畫卷中極為濃重的一筆,那么后來的回國創業則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上世紀90年代,正是中國社會的市場經濟轉型加速期,改革開放的大局已經穩固并朝著縱深方向發展。似乎一切都預示著一個從商的時代到來了,一個企業家的時代到來了。而知識分子下海無疑是當時最引人關注的話題之一,柳傳志、倪光南等一批科研出身的知識分子都于那時紛紛投入商海,并先后登上了商界精英的舞臺。彼時的宗貴升已拿到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博士學位,手握多項技術專利。雖然,對于當時的知識分子下海也曾有所疑慮,一度還將自己的創業行為自嘲為“坐船下海,下海不沾水”,但這一切都無法掩蓋他天生具有的商業稟賦,作為全球首批激光快速成型技術領域的博士,他最終還是果斷地將知識積極轉化為生產力——下海辦公司,自己當老板!而他的激光快速成型的專利也很快便將公司順利地推動上市。宗貴升成功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同時也為之后的深圳再創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這些涉入商海一路走來的經歷,在旁人眼中已經稱得上業績斐然了,而謙虛、平和的宗貴升卻自稱并沒有做得多么轟轟烈烈,好像只是恰當的時間做了恰當的事情,并趕上了恰當的機遇一般。他說,“這段經歷,我感覺自己真正的一大轉變,就是從一個學術研究人員,轉變為下海做企業;從一個技術型管理人,轉變為一個真正的企業經理人。”